首页 > 说说 > 个性说说

佛语人生感受 佛语人生感悟经典(精选80句)

佛语人生感受 佛语人生感悟经典(精选80句)



此篇内容由小编为各位细心整理的佛语人生感悟经典,佛系短句干净治愈,释怀一切的佛语,佛教人生哲理100条,佛语人生哲理经典句子,佛语感悟人生感悟,仅供参考,希望大家喜欢。

佛语人生感受

1、不知不见,如是知见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,《大缘方便经》

2、佛心禅语】 世间熙攘喧嚣,因此世人心生浮躁。在喧嚣处为自己留一份清静,不时从热闹的俗世中退回来,调和内心,就能在纷扰中安顿自己。

3、身为受限的生命,又活在混乱不堪的世界里,我们永远都会遇到困境。

4、佛心禅语】 一休万休,人生才能真正解脱重负。

5、佛心禅语】 心地无非自性戒,心地无痴自性慧,心地无乱自性定,不增不减自金刚,身去身来本三昧。——《坛经·顿渐第八》

6、有人点灯求光明,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心里。佛前的灯不必刻意去点,要紧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。

7、不管是为了修行还是工作,都要抱持专注于一的精神。

8、善是利益,恶是损害。一念之非即种恶因,一念之是即得善果。

9、譬如一灯入于暗室,百千年暗,悉能破尽,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,亦复如是,人于众生心室之内,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障,悉能除尽。《华严经》卷七十八,入法界品

10、不藏不露,不迎不拒;不远不近,不即不离;本色示人,真心做事。

11、不该听的事不要去打听,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出口,不该想的事不要去胡思乱想。

12、为什么有的人运气很好,而自己凡事总是不顺利?佛日:云何小因而生大果?从小种子而生大果,是故从于小因而生大果。——《佛说大乘稻秆经》

13、读书】 人的一生如果有书可读,又有时间读书,又有资财读书,又能使自己 从中受到教益,又不被书中的文字所局限,就是会读书的聪明人。

14、佛语禅话】礼者,理也,先知礼,才能识理.懂理。

15、藕池无日不花开,四色光明映宝台。金臂遥伸垂念切,众生何事不思来?(元)明本《怀净土》

16、古风基地】人人避暑走如狂,独有禅师不出房。非是禅房无热到,但能心静即身凉。——白居易

17、无明者,名不了一切法,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。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卷上,圣贤学观品以不达一法界故,心不相应,忽然念起,名为无明。(古印度)马呜《大乘起信论》

18、平等:无分美丑善恶,芸芸众生都平等得到水的滋润。无分高低凹凸,自然环境都平等得到水的滋养。所以水对芸芸众生和自然环境的利益是平等的。

19、人生无常,人命只在呼吸间,一秒间过不了关,生命就结束了。所以:我们要好好把握每一分.每一秒。

20、天天禅语】如果人人能节省.惜福,贫穷就不存在。

21、佛心禅语】 行善的人在心理上容易心安理得,帮助别人自己也常处在快乐之中, 这本身就是对你的善报。

22、足球场,力量与力量的抗衡,意志和意志的较量,血性跟血性的比拼。

23、时时以清净解脱的爱心,秉承过去生所播下的远因,成就现在的近缘,更扩展长情于未来。

24、归依彼所有学.无学成菩提法,名归依佛。归依如是爱尽离灭涅槃,名归依法。归依所有学.无学成僧伽法,名归依僧。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三十四

25、念放下万般自在】 一念得放下,万般得自在。

26、不要妄逞聪明,不要丢人现丑,不要枉费心思,作无用功,这些都会弄巧成拙。只要鹦鹉学舌:“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……”

27、所以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开始变了,变得物欲横陈而杂乱无绪。人人为财,心哪得片刻清净?心已蒙尘,谈何身康体健。

28、无论从事任何事业,持之以恒才有成功的希望。但是,持之以恒的前提是热爱。你真正热爱这项事业,自然乐在其中;如果并不热爱,就难以坚持到底了。

29、光明,希望和爱,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,也最稀缺的元素,缺或不缺,全看你是否良善。

30、内外身心一切俱舍,犹如虚空无所取着,然后随方应物,能所皆忘,是为大舍。《黄檗传心法要》

31、在这世上,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,不为消逝的东西而悲伤,不陷入万物,这样的人称为平静者。《经集》第四品,第十章《毁灭以前经》

32、心为系缚解脱本,是故说心为第《正法念处经》卷二十

33、人生的每一天都很宝贵,做人做事当有紧迫感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?佛日:是日已过,命亦遂灭,当勤精进,慎勿放逸。——《佛遗教经》

34、过去的只是杂念,就让它在时间的沙河中淘尽;未来的只是妄想,请用淡然的心去等待;我们能够抓住的,只有此时此刻的心境;保护这份恬适,就是谨守自己当下的本分。

35、看一切人皆是菩萨,唯我一人实是凡夫。《印光大师文钞三编·复叶福备书》

36、骄傲是失败之母。《经集》第四品,第八章《波修罗经》

37、最有禅意的句子】物资生活要往下比,人格品德向上提升。

38、自能调伏,能调伏人;自得止息,能止息人;自度彼岸,能使人度;自得解脱,能解脱人;自得灭度,能灭度人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八,《散陀那经》

39、我在孤独时,酝酿出几许静谧的禅意,终于发现,原来一个人的天空,也可以那么蓝,那么纯净。终于领悟这种孤独的享受,也是许多世人一生达不到的意境。

40、雷音遍众刹,演法深如海。《华严经》卷六,如来现相品

佛语人生感悟经典

1、不畏大事,不轻小事。尽悲智力,究竟无遗。“四十华严”卷十二

2、如果前世我们是大善人,积累了足够的善功福报,那么我们这一世就会转世投胎成为幸福快乐的人;相反,如果我们前世作了大恶,到这一世就会遭受许多挫折和磨难。

3、贪欲永尽,瞋恚永除,愚痴永尽,一切烦恼尽,是名涅槃。《杂阿含经》卷一,第18经

4、天天禅语】谈“利”要谈天下利;说“爱”要说众生爱。

5、不生亦不灭,不常亦不断,不一亦不异,不来亦不出。能说是因缘,善灭诸戏论。《中论》卷一,破因缘品

6、道心惟微人心惟危,什么是道德?什么非道德?重视动机与存心,道心惟微,人心惟危。

7、人生若能时时培养原谅人的心怀,就会时时快乐.时时欢喜.时时幸福。

8、佛心禅语】 对于赵州禅师来说,日常的生活就是禅法,吃饭睡觉都是修禅;对于 那位初学者来说,吃饭就是吃饭,睡觉就是睡觉,他领悟不到其中的 真味。

9、天天禅语】修而不悟,轮回就在那里,或生或死,与你痛苦伴随,不解不脱。

10、佛心禅语】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舍弃,就会执著于外物,就会在做事的时候分心,在达到目标的路上绕弯子。不舍得放弃也就是拒绝简单的生活,这样只会令人不堪重负,心力交瘁。

11、禅是生命的自在,禅是生活的潇洒,禅是思想的空灵。

12、人生一世光阴极为有限,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平平常常.欢欢喜喜过一辈子,即使对方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地方,也要出于相互关爱给予谅解,这样,人就会有和睦的人际关系。

13、佛心禅语】 悲与喜,终将成为过去,既然这样,对于眼前的不幸,又何必过于计较呢?

14、人在这个大干世界里行走,就如一叶扁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飘流。

15、佛家认为众生平等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。万事万物皆有生命,皆有灵性,皆有佛心。在诞生之始,在生命之末,所有的人和物都是平等无异的。

16、佛心禅语】 说实话是第一戒律,说实话是升入天堂的梯子,再小的实话也有大的意义,说虚妄不实的话要下地狱。

17、佛心禅语】 感恩我所没有的 感恩我所拥有的,感恩我所没有的。

18、得到摩尼宝珠的人,不会留意碎银;在阳光下行走的人,见不到灯烛的光;深信名号功德的念佛人,见不到诸善万行的功德。

19、言为心声,行为魂驱,人的言行是其内心和灵魂的告密者。

20、佛心禅语】 人为善,福虽未至而祸已远离;人为恶,祸虽未至而福已远离。所 以,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做一个好人更重要的事了。

21、佛说:恶人听见有善人做善事,故意来扰乱,你要自己冷静,不要嗔恨和责骂。那个来扰乱你的人,不过是自找麻烦。

22、佛心禅语】 每个人都追求富贵的人生,可什么才是富贵?很多人认为,富贵就是有钱,其实,有钱之人并非都是富贵之人。

23、天天禅语】面对扭曲或责难,要有化杂音为零的功力。

24、佛心禅语】 美好的事物,需要一颗平常心,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来。遇顺境处之淡 然,遇逆境处之泰然。用平常心来对待生老病死,对待得失,对待宠辱。

25、有及非有,二俱远离,法相所摄真实性事,是名无由无二故,说名中道。(古印度)弥勒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三十六

26、有的人生活贪不餍足,已经取得很多,还感觉不够。

27、学佛从“学好”开始,向“善知识”学习,模仿“善知识”的行为,有一点收获,便与佛接近一步。

28、佛心禅语】 忏悔能洁净我们的灵魂,忏悔中,我们能认识并改正已犯下的过错, 在此基础上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,并且不断地改进并完善自身。

29、佛说:菩萨应该这样端庄稳重:对世间可惊可怖的事不惊不怖。

30、一切智道常现在前,未尝散乱,是名禅那波罗蜜。《华严经》卷三十七,十地品

31、欢喜悦乐,离诸忧恼。心意柔软,诸根清凉。《华严经》卷二十四,十回向品

32、是一切法,皆不合不散,无色.无形.无对,一相:所谓无相。《摩诃般若经》卷二十九,七喻品

33、有大智慧的人没有烦恼,因为他把万法的本质都看得非常透彻,不被一切现象所迷惑。

34、当岁月消磨了青春,时间融化了年华,磐石犹在,人何以堪!

35、能够“以退为进”则是不争,懂得“以无为有”则是富足。一一海涛涛法师

36、佛心禅语】 广钦老和尚开示说:“受戒是受忍辱,耳听到别人骂你.刺激你,而 不理会,那就是戒。”与其让别人说你好话,远不如别人骂你来的痛快。

37、修多罗教,如标月指,若复见月,了知所标毕竟非月。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,亦复如是。《圆觉经》卷上

38、佛心禅语】 与人相处之道,在于无限的容忍。佛告诉我们要容忍.宽容.柔和,用容 忍解决生活中的人际矛盾。

39、不能因为自己的错误,就不敢再碰同一件事情;反而应该修正错误,重新去面对它,好好把它完成。

40、云何为慧具足?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,习.灭.道圣谛如实知,是名善男子慧具足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,第91经

相关内容

热门阅读
随机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