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欲得净土,当净其心,随其心净则佛土净,随成就众生净,则佛土净。
2、长阿念》卷十六《坚固经》
3、其把佛教典籍分为经、律、论三藏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的,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,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分类。经、律、论所载内容分别:
4、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,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,才能得到永生。
5、佛经里关于爱情的名句没有,有也不是你想要的那种。
6、同利等彼己,所有与人共,此四多负荷,任重如车轮。
7、莫轻小善,以为无福,水滴虽微,渐盈大器,凡福充满,从纤纤积。
8、没有遗憾,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
9、佛曰:留人间多少爱,迎浮世千重变
10、天,阿修罗,人,畜生,饿鬼,地狱.为六道众生;
11、世间之恩,有其四种:一父母恩,二众生恩,三国王恩,四三宝恩,如是四恩,一切众生平等荷负。
12、莫轻小恶,以为无殃,水滴虽微,渐盈大器,凡罪充满,从小积成。
13、一切为天下,建立大慈意,修仁安众生,是为最吉祥。
14、佛曰,人生有八苦:生,老,病,死,爱别离,怨长久,求不得,放不下。
15、敬顺不失时,死皆得生天。惠施及软言,利人多所益,
16、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。
17、共同和合,欢乐不诤,同-一心,同-一教,合一水乳,共同*行。
18、不空三藏法师(公元705~ 774年),狮子国(今斯里兰卡)人。
19、大方广佛华严经》(简称《华严经》
20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卷二
21、佛法不异世间法,世间法不异佛法。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,亦无差别。
22、这部经很短,数百字,但佛理讲得很深,也较易读。中国有些人专门念心经,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。
23、佛法在人间,菩提向心求
24、若人寿百岁,远正不持戒,不如生一日,守戒正意禅。
25、经,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,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。
26、若人寿百岁,邪伪无有智,不如生一日,一心学正智。
27、佛说: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
28、第四最好不相惜,如此便可不相忆。
29、第七最好不相误,如此便可不相负。
30、为诸众生除无利益,是名大慈;欲与众生无量利乐,是名大悲;于诸众生心生欢喜,是名大喜;自舍己乐,施与他人,是名大舍。
31、当勤精进,如救头燃,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!
32、若有功德,当自覆藏;若有过失,当自发露。
33、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,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,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。
34、中阿含经》卷五二《周那经》
35、佛说:冬天就要过去,留点记忆
36、佛曰:佛是过来人,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:佛,菩萨,声闻,缘觉,天,阿修罗,人,畜生,饿鬼,地狱;
37、阿弥陀经》、7.《无量寿经》、8.《观无量寿经》
38、我问佛: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
39、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:佛经
40、在我们看来,有许多对佛提持心印的经文的解读文章,大多是从义理到义理的东西,可能会误人子弟。怪不得声闻乘的人要讲,不提倡读经书,只念一句“阿弥陀佛”即可。
41、若欲修行,在家亦得,不由在寺。在家能行,如东方人心善;在寺不修,如西方人心恶。但心清净,即是自性西方。
42、佛曰:那只是昙花的一现,用来蒙蔽世俗的眼
43、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
44、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
45、佛曰:坐亦禅,行亦禅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,春来花自青,秋至叶飘零,无穷般若心自在,语默动静体自然。
46、能善求财,得已能护,用以道理,如法惠施。
47、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
48、大宝积经·文殊师利授记会》
49、佛说:万法皆生,皆系缘份,偶然的相遇,暮然的回首,注定彼此的一生,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。
50、无病最利,知足最富,厚为最友,泥洹最快。
51、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由何乐!
52、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(简称《楞严经》或《首楞严经》
53、佛曰:这是一个婆娑世界,婆娑即遗憾
54、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,从中体验痛苦。
55、父母为东方,师长为南方,妻妇为西方,亲族为北方,
1、心恼故众生恼,心净故众生净,譬如画师、画师弟子善治素地,具众彩色,随意图画种种像类。
2、世间无此四,则无有孝养,此法在世间,智者所选择,
3、给你介绍下仓央嘉措的情诗:
4、真谛三藏法师(公元499~569年),印度优禅尼国人,精通大乘佛教。
5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(简称《金刚经》
6、优婆塞戒经》卷七《般若波罗蜜品》
7、我问佛: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?
8、玄奘三藏法师(公元600~ 664年),中国洛州缑氏(今河南洛阳偃师)人。
9、我问佛: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?
10、地藏菩萨本愿经》(简称《地藏经》
11、“人为天善处,良友为善利,出家为善业,有漏尽无漏。
12、佛曰:命由己造,相由心生,世间万物皆是化相,心不动,万物皆不动,心不变,万物皆不变。
13、第二最好不相知,如此便可不相思。
14、不恐怖他,不违他,不害他,慈心哀彼,是名护他自护。
15、我问佛: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?
16、我问佛: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?
17、我问佛: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
18、第一最好不相见,如此便可不相恋。
19、我问佛: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,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?
20、如河驶流,往而不返,人命如是,逝者不还。
21、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,五蕴悉从生,无法而不造。如心佛亦尔,如佛众生然。应知佛与心,体性皆无尽。
22、僮使为下方,沙门为上方,诸有长者子,礼敬于诸方,
23、华严经·夜摩宫中偈赞品》
24、第三最好不相伴,如此便可不相欠。
25、义净三藏法师(635~713年)唐代僧人,译经家、旅行家。俗姓张。齐州(今山东历城)人,一说范阳(今北京西南)。
26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卷七
27、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:“勘破、放下、自在。”
28、第五最好不相爱,如此便可不相弃。
29、祖大师法宝坛经·疑问品》
30、不是疏忽错过,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
31、一切归于尽,果熟亦当堕,
32、众生恩者,既无始来一切众生,轮转五道,经百千劫,于多生中,互为父母,以互为父母故,一切男子即是慈父,一切女人即是悲母。昔生生中有大悲故,犹如现在父母之恩,等无差别。
33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,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,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,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,遍通经、律、论三藏的称为三藏法师,如唐三藏法师玄奘。
34、第六最好不相对,如此便可不相会。
35、的确,一个人必须要放下,才能得到自在。
36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(简称《心经》
37、若人寿百岁,懈怠不精进,不如生一日,勉力行精进。
38、我问佛: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
39、者布施,二者爱语,三者利行,四者同事,善男子!如是四行,趣菩提路,利生根本,一切菩萨皆应修学。
40、论是对经、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。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,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。
41、第八最好不相许,如此便可不相续。
42、人以王为命,王以法为身。世道既和平,佛祛由兹始。
43、佛曰: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
44、增一阿含经》卷二六《等见品》
45、若人寿百岁,不知大道义,不如生一日,学惟佛法要。
46、佛说: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,错过了今冬
47、鸠摩罗什(公元344~413年),西域龟兹国(今新疆库车县)人。
48、爱人如爱己,率已以随人。
49、比丘当知:三十三天着于五欲,彼以人间为善趣,于如来法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。所以然者,诸佛世尊皆出人间,非由天而得也。”
50、合会必当散,有生必有死。
51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卷三
52、长阿含经》卷十-《善生经》
53、行则获大果,名称远流布。
54、佛言:出息不还,则属后世,人命在呼吸之间耳。
55、无害于天下,终身不遇害,慈念于一切,孰能以为怨?
版权声明: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wmuqi.com/shuoshuo/gxss/9483.html